纵横资讯网欢迎您!

纵横资讯网
纵横资讯网 > 资讯 >山河作证:罗山东的时代答卷

山河作证:罗山东的时代答卷

2025-11-03 17:56:35
来源:互联网
阅读:

...

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罗山东已经沿着盘山公路向上攀登。他的登山杖敲击着碎石路面发出清脆声响,惊起了林间的宿鸟。作为这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局局长,这样的巡山日常已持续了二十年。但今天不同——他要迎接来自省里的专家组,对即将启动的生态修复工程进行最后的论证。

出生在太行山区的小山村,罗山东从小就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。少年时放羊的山坡总是寸草不生,雨季来临时浑浊的泥水裹挟着石块冲毁农田。他清楚记得父亲站在被洪水淹没的玉米地前的背影,那佝偻的身躯像座沉重的雕像压在他心头。高考填报志愿那天,他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”,班主任惊讶地问:“放着城里的好专业不要,非要去摆弄泥土?”他指着窗外光秃秃的山梁说:“这些山病了,需要有人给它们治病。”

大学毕业后,罗山东放弃留在科研院所的机会,背着铺盖卷回到家乡。彼时村里正为开矿还是植树争论不休,他带着村民代表连续三个月实地考察周边县域的成功案例。当第一车侧柏幼苗运到山顶时,质疑声此起彼伏:“在这石头缝里种树?简直是拿钱打水漂!”但他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客土喷播技术,用特制的营养基质包裹着种子射向岩壁。那个冬天格外寒冷,他和工人们裹着棉大衣守在工地,用身体挡住刺骨寒风保护刚萌发的幼苗。春雨过后,奇迹出现了——嫩绿的新芽顶破坚硬的岩壳,在悬崖峭壁上织出第一片绿网。

随着生态好转,新的问题接踵而至。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陆续回乡发展乡村旅游,传统耕作方式与现代经营模式产生激烈碰撞。罗山东敏锐意识到,生态保护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。他牵头成立合作社,将分散的土地流转集中,推广林下经济新模式:板栗林间套种中药材,溪流边搭建观景栈道,古民居改造成特色民宿。有次为说服顽固的老农户加入合作社,他在人家炕头坐了整整一夜,用算盘细细核算种植收益账目。如今走进村庄,青石板路上飘着槐花香,游客们举着相机追逐穿梭于花丛中的蝴蝶,曾经破败的院落变成充满生机的农家乐。

暮色降临时分,罗山东站在观景台上远眺。夕阳给连绵起伏的群山镀上金边,山脚下炊烟袅袅升起。手机突然震动起来,是儿子发来的视频邀请——正在读环境工程专业的孙子在实验室展示最新研究成果。画面里年轻的面庞朝气蓬勃,让他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。关掉屏幕后,他轻轻抚摸胸前佩戴的党徽,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徽章边缘,镌刻着三代人守护绿水青山的承诺。

从满目疮痍到郁郁葱葱,从穷山恶水到金山银山,罗山东用半生光阴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案。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都是他的批注,清澈见底的溪流替他朗读,而巍峨挺立的大山则是最庄严的见证者。


推荐阅读: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企业观点,与纵横资讯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